非遗传承

蛇身疮特色疗法(文登区级)

蛇身疮特色疗法于2015年12月20日被列入威海市文登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蛇身疮西医学病名称之为“带状蛇身疮”,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,沿身体一侧或呈带状分布的急性蛇身疮性皮肤病,为最具疼痛性特征的病毒性疾病。它状如蛇形,故名蛇身疮蛇串疮

探本追源,最早对本病有记载的是汉代马王堆帛书之中的《五十二病方》。中医学对其研究历史已久,病名众多不一。在古籍医书中记载的有甑带疮、缠腰火丹、缠腰龙、蛇丹、蛇串疮、火丹疮、蜘蛛疮等。 中国台湾民间亦有叫“飞蛇”,威海地区方言俗称“蛇身疮”或“蛇串疮”等二十余种。

文登区蛇身疮病研究院传承千年中医国粹,开创中医治疗蛇身疮新时代。传承人邹海宁,其治疗方法是由外祖父周芝钊传授而来,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。他的特色疗法在祛除蛇身疮痛苦,控制蛇身疮复发远近闻名。其治疗蛇身疮的方法是,采用西洋参、金银花、丹参、甘草、黄芪等十五味名贵草药,按比例放入铁锅中,用细火慢炒,晾干研成细末,放入油中,经过两个钟头的渗透,沥净药末后放入患者患处,用浸好的药油涂抹患处,稍等片刻,再把油灯点燃,用工具在油灯上薰,在发生部位涂抹,过三十分钟后,再按上顺序重复涂抹,让药效通过皮肤肌理渗透体内,疏湿散热,祛除湿邪,恢复神经正常功能,直接将聚积于皮肤和血液中的毒素排出体外,使皮肤疱疹慢慢消失,此特色疗法治愈时间快,不留疤痕。

该方法是在传统中医药疗法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与临床验证,取其精华为蛇身疮患者康复而创新研发。此外,对急性蛇身疮还采用TDP治疗仪与外用药物(蛇身疮康外涂膏)相结合,它具有止痛快、结痂快、抗病毒、抗感染等功效,是中医药外治蛇身疮的新突破,患者4天左右即可康复。治愈率在95%以上,每年可接诊患者200多人次。

邹海宁研制出的蛇身疮后遗神经痛专用药——蛇丹痛合剂,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。专利号为:201310471118.8 

另一位传承人毕淑连,秘方是由其母张开玉从一张姓太医传授而来。其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药浸,渗透的方法。在患者发生部位,用浸好药的药油涂抹,让药效通过皮肤肌理渗透体内,疏湿散热,祛除湿邪,恢复神经正常功能,直接使聚积于皮肤和血液中的毒素排出体外。

文登的蛇身疮特色疗法,影响广泛。由于其治疗特点,排毒去痛,不留后遗症,并对治疗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,又由于不打针,不吃药就能把病毒排出体外,轻松治疗,没有后遗症,故深受患者喜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