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传承

胶东花饽饽习俗—省级非遗

胶东花饽饽习俗于 2009 年 9 月 27 日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多福多寿(用于寿宴).jpg

胶东花饽饽习俗是一种源自民间、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面食习俗,流行于胶东地区文登一带。

胶东花饽饽以小麦面粉为原料,经过合面、发酵到一定程度,然后将面进行揉、搓、迭、捻等纯手工工序制作,用民间大锅蒸制而成。种类有大枣饽饽、小枣饽饽、米饽饽、豆饽饽等。胶东花饽饽最具代表性的是文登花饽饽,其特点是面质白,个头大,造型美观,香甜可口,松软筋道,为胶东面食一绝。

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不断提高,胶东花饽饽的造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在既保留了传统的形制基础上,也被赋予了新的意蕴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由原来的为满足果腹的需求,逐渐发展到用于庆祝、祭祀和馈赠等民俗活动,并形成饮食文化习俗新的艺术形式,表达着人们的心理情感、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。

文登有着悠久的面食历史。据史料记载,胶东花饽饽习俗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,宋代《梦粱录》中载,胶东花饽饽用在春节、中秋、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节日里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文登的百姓除了用白面作为主要原料之外还用玉米面、豆面以及各种蔬菜水果汁制作胶东花饽饽,而且花样由简单的大枣饽饽发展到制作形态各异的胶东花饽饽。有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,有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和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。胶东花饽饽表面光亮,造型简练夸张,其色彩鲜明、精微细致、生动传神,又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风采和神韵,它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浓浓乡愁,使人感受到文登地域民间浓郁灿烂的民俗文化。胶东花饽饽习俗在不同的节日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内容。如清明节捏燕子,表达春天来了,万物开始生长;六月初八蒸面龙,表达人们祈求龙王保障人们生活风调雨顺,万事如意;七月七烙面果,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;过月日,蒸素面花饽饽祭祀去世的故人。

胶东花饽饽习俗体现在办喜事上尤为突出。青年男女结婚时,烙抓果、做面鱼、蒸“鸳鸯戏水”“莲子饽饽”,象征着新婚小两口似鸳鸯鸟,恩恩爱爱,连生贵子,婚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,连年有余;新媳妇出嫁新婚后头一个三月三要从娘家带一篮春燕面花回婆家,面塑春燕表示燕子归巢,并有白头偕老、家庭安乐的吉庆喻意;小孩过生日蒸面秬秬、面老虎象征着孩子茁壮成长得像虎头虎脑一样惹人喜爱。做成葫芦,就象征着这个孩子长得像葫芦一样快、健康;给老人祝寿,蒸寿桃表达亲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;盖新房子要做“龙凤呈祥”“狮子把门”,表示大吉大利,基业昌盛;正月十五还要做成“十二灯”,点燃后放在锅台、粮囤等处,祝愿一年四季粮囤冒尖,生活幸福美满。

文登沿海一带许多渔民还有蒸花饽饽来祭祀海神的习俗,每年谷雨时节,渔民们家家户户蒸大饽饽祭祀海龙王和海神娘娘。供桌上面摆放十多对人首鱼身、蟹身、虾面的面花供品给海神,希望他能保佑渔民平安出海,满载而归。总之,人们用胶东花饽饽传统习俗来表达对节日的庆贺和家人的祝福。

丰富多彩的胶东花饽饽代代相传,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。它不仅以美观多样的造型,鲜艳的色彩表达着自己的愿望与诉求,而且将这种美好习俗历经沧桑传承至今,显示出它强劲的生命力。

近年来,文登深挖胶东花饽饽习俗的非遗内涵,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完美结合,做大做强产品特色,培育新的产业优势,把“小饽饽”做成“大事业”,变成致富的“香饽饽”。2018年7月,文登区成立了花饽饽协会,共有会员44家,取得工商注册的各类业户达77家,年产值过亿元以上,年可吸收带动农村妇女2000多人就业,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。目前,文登花饽饽产品远销德国、俄罗斯、韩国、日本以及中国台湾、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通过胶东花饽饽将胶东的民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