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帚制作技艺于2015年12月20日被列入威海市文登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,多用竹枝扎成。
文登莲花城村生产的扫帚远近闻名。早在明末清初,村里就有竹枝加工业,产品远销临沂、惠民、荷泽等地。
随着人们生产、生活的发展,人们对扫帚日常生活用品需求量不断增大,促进了传统手工竹制品业的蓬勃发展,莲花城扫帚的制作规模也随之不断地扩大。清代中期,全村80%的整、半劳力长期从事扫帚的加工制造,并形成区域特色和产业链,新中国成立后,扫帚生产量进一步增加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水平也大幅度提升,城乡环境清洁卫生工作的需求量很大。莲花城村这一传统手工业项目也就越做越红火,成为远近闻名的扫帚生产加工专业村。
制作扫帚工艺是:
购置原料。他们从千里之外的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竹子的主产地雇用车辆拉回竹枝。
翻晒。将拉回来的竹枝就地或沿墙、就院摊薄摆好,晾晒一定时间,再将这些晒好的竹枝上机。
去叶。从前去竹叶儿主要靠人工用手扑打、摘除,现在将晒好的竹枝放入去叶机,通过排排道道“n”字型铁丝齿扣,将枝间杈空里的竹叶片片清除掉,只剩下干干净净、青绿的竹枝条。
修枝。用锋利的砍刀自上而下修理好枝条、根节两侧旁生出的小枝旁条。
搭摆。将理顺好的竹枝按先下后上、先短细后粗长的次序扇状摆好,然后再将根根长短粗细的枝条搭配成扫帚把。
捆扎。用铁丝先从扫帚头梯形坡脚背面开始自左向右、自上而下,穿插、扣勒、绞绑4—5道铁丝即可。
销售。大集体生产队时,有专人负责生产、专人联系销售。改革开放后,莲花城人联系本地和外地商贩进村贩运销售。目前,全村已有82户加工生产扫帚,年销售额达320万元。